web analytics

Processing Lab

显示并绘制文本文档中a~z出现的次数

这是《Learning Processing》第十八章“数据输入”的练习18-10:遍历一个来自URL的txt文本(本练习内我使用的是计它们在字母表a~z中出现的频率,并显示为柱状比例图(当然你也可以将其表示为其他可视化效果)。如图。 虽然还没读到Ben Fry写的,但是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趣的练习吗?

“心像 Mental Image”–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闭幕作品心得

×Preface× 先介绍下自己。本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毕业,无编程基础。大二的时候玩过VB,学的太快了,便没有继续学习。直至鬼使神差发现了processing以后,便下载了多本教程边学习边小做作品。 这次合作源于我的专业J老师要参加本次电子音乐周,希望有人能够做一点视觉交互方面的东西。我们系虽然有学max,不过大部分还是用msp,所以老师就找我合作。同时合作的还有J老师的弟弟,数学专业出身,编程人员。 ×一× J老师开始给我看了他想要的效果,是一个很像分子式的视频。在我听了他做的音乐开头部分之后,觉得更想做类似星星的视觉效果。于是打算先试试看。最初想法就是载入星星的图像,然后根据音量的高低运动。但是由于编程能力有限,星星的运动无法很灵活的根据声音变换。遂打算根据老师的想法做类似分子式旋转的效果。首先找到了traer的example 此eg是通过点击鼠标来生成每一个node,所以先把mouse改成根据音量的大小来生成node,我用minim这个library,设置为: for(int j= 0; j < in.left.size(); j+=100){ if(in.left.get(j)*1000>280 ){ addNode(); 意思是,大于280就生成一个Node. 另外把2d球改成3d的球,以及把连接的线也改成3d的(此处询问了豆瓣上数位编程高手,十分感谢) 球问题不大,线的话,增加一个z: vertex( a.position().x(), a.position().y(),a.position().z() ); vertex( b.position().x(), b.position().y(), b.position().z() ); 并在最后一行改: p.position().set( q.position().x() + random( -0.05, 0.05 ), (q.position().y() + random( -5,…